當消費互聯網的腳步漸行漸遠,產業互聯網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玩家們的新關注。盡管如此,在互聯網依然還如日中天的時候,產業互聯網依然還是在互聯網的天空下飛行。無論是產業互聯網的模式,還是產業互聯網的技術,幾乎都沒有掙脫互聯網的束縛。當AI時代來臨,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場景和行業開始與AI產生聯系,產業互聯網開始掙脫對于互聯網的依賴,找到了新支點。
以AI為抓手,尋找落地和實踐產業互聯網的方式和方法,開始成為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們的新選擇。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有的玩家們開始用AI的手段改造那些互聯網無法改變的痛點和難題;有的玩家們開始用AI的方式來重新詮釋自我,尋找增長的第二條曲線;有的玩家們開始用AI的方式來激活業已步入到存量時代的新增量……
對于玩家們的這些嘗試進行總結和分析,不難看出,AI正在打開產業互聯網的新機會。在這些新機會面前,玩家們所獲得的增長潛能遠比以往在互聯網的情境之下多得多??梢灶A見的是,隨著AI的不斷進化與成熟,特別是其與產業的結合開始變得日趨緊密,產業互聯網所打開的新機會將會越來越多,產業互聯網所釋放出來的潛能將會越來越強大。
產業互聯網的重心開始從“互聯網”轉移至“產業”
雖然產業互聯網的概念衍生于消費互聯網的末端,但是,它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與消費互聯網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提及產業互聯網的時候,同樣依然還是在用消費互聯網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現象的持續,最終導致了一個最為直接的結果,便是產業互聯網的重心并不在于“產業”,而是在于“互聯網”。
當產業互聯網的重心在“互聯網”,其實是沒有把握住它的原始本質與奧義的。原因在于,從產業互聯網的概念提出的那一刻開始,它的重心就不在“互聯網”,而是在于“產業”。產業的嬗變與升級,產業的迭代與躍遷,才是產業互聯網的內涵所在。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所看到的諸多產業互聯網玩家們的止步不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們僅僅只是將“互聯網”看成了產業互聯網的重心,卻沒有真正找到實現產業蝶變與升級的方式和方法。
當AI開始形成新的浪潮,特別是當AI開始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便不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這個時候,人們思考產業互聯網的方式和方法開始從“互聯網”轉移到了“產業”上。通過AI的手段、模式去改變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并且真正引發產業的蝶變和升級,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玩家們的新選擇。在這個過程當中,產業互聯網的重心開始潛移默化地從“互聯網”轉移至“產業”,新的產業形態,新的產業流程,新的產業供給開始出現。至此,產業互聯網開始釋放出越來越多的新潛能。
產業互聯網的模式開始從“中心化”轉變成“去中心化”
我們都知道,當產業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之后,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于產業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的探索與思考。在那個時候,S2B模式時常被提及。人們對于消費互聯網的依賴讓他們在思考和看待S2B模式的時候,通常會用“中心化”的思維來看待產業互聯網。事實上,這種看待S2B模式的方式和方法,并不能夠完美詮釋產業互聯網,更加無法找到產業互聯網的真諦。
對于S2B模式的曲解,最終所導致了人們在落地產業互聯網的時候,同樣會用“中心化”的思維來進行。那個時候,人們提到的“賦能”、“改造”等字眼,正是這樣一種“中心化”的思維的具體體現。實踐證明,僅僅只是以“中心化”的模式來落地和實踐產業互聯網,只會把產業互聯網帶入到消費互聯網的老路上。
隨著AI的落地,特別是隨著AI開始衍生出屬于自身的模式,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它所形成的并不是消費互聯網時代的“中心化”模式,而是形成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模式。在這樣一個模式之下,AI隱沒在了產業之中,AI深入到了生活之中,即使不再一個大的中心上,產業端和消費端依然可以獲得AI的福利。Deepseek的成功,完美地為我們詮釋了這一點。透過它,我們看到的是,AI的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化有形為無形,在于變“中心”為“去中心”,最終實現的是以產業的蝶變和升級,達成供給側的變革,最終滿足消費端的新需求。
產業互聯網的機制開始從“由外而內”轉變成“由內而外”
AI新浪潮的形成,對于產業互聯網的最大的影響在于,它將產業互聯網的運行機制從“由外而內”轉變成為了“由內而外”。這樣一種運作機制的改變,最終讓產業互聯網迸發出來了越來越多的新紅利,最終讓產業互聯網徹底地擺脫了對于消費互聯網的依賴。
我們都知道,在消費互聯網時代,通常會聽到對于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和消費方式的改變,通常會聽到對于產業的供給方式的改變。深入分析,不難看出,無論是對于消費端,還是對于產業端的改造,其實都是一個“由外而內”的運行機制,都是一個由表及里的過程。我們所看到的“互聯網+”模式,正是這樣一種“由外而內”的運行機制的最為具體的體現。
這樣一種“由外而內”的運行機制,最終所導致的一個結果,便是僅僅只能在產業的末端去改變,卻無法從產業的前端來升級。隨著產業末端的改變達到一個瓶頸期,這種運行機制開始遭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這才是消費互聯網時代的玩家們之所以會陷入到瓶頸期的最為根本的原因。
隨著AI的成熟,特別是隨著AI的落地開始越來越豐富,產業互聯網的運行機制開始轉變成為“由內而外”。更為直觀地說,產業互聯網開始從產業的前端入手。在這樣一個機制之下,產業互聯網對于產業的改造和升級,不再是片段式的,而是貫穿于產業的始終。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它所釋放出來的潛能,遠比以往那種“由外而內”,淺嘗輒止的方式所釋放出來的潛能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