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前,女裝店突然流行掛超大號硬牌子,這些吊牌比A4紙還大,有些是硬塑料做的,穿衣服時別扭得要命,不少女生抱怨拍照發(fā)朋友圈時,后面掛著的牌子太顯眼,像是被衣服綁架了。
電商女裝退貨率高的嚇人,直播賣貨時退的更多,有商家說退貨里四成是故意穿過的,還有學校一幫學生參加完運動會,集體退回六七十條裙子,直接把店給關(guān)了,現(xiàn)在用大吊牌后,這種退貨少了一半,不過顧客穿前檢查面料、版型還是能正常退。
有人專門盯著這些退換漏洞,比如山西某大學學生統(tǒng)一買表演服,結(jié)束后集體退貨,去年黑龍江有學生退了四百多條裙子,光洗衣服錢就夠商家賠慘的,現(xiàn)在有商家在吊牌上寫“穿過后退要自己掏洗衣服錢”,稍微管點用。
女裝不好做,很多商家賺得少得可憐,有人年銷售額過億才賺二三百萬,還有小商家退貨七成多,一年掙的錢剛夠交房租,有個剛?cè)胄械墓媚锶齻€月被惡意退了好幾次,直接關(guān)門不干了。
平臺也想管,但一直沒找到好辦法,有的取消“只退不換”,有的試過高退單用戶屏蔽,現(xiàn)在有些要求商家曬素顏照,連模特穿的效果都要拍出來,可就算這樣,買家秀和賣家秀差距還是大,顯瘦裙子很多人穿上顯胖,顏色實物和網(wǎng)上也不一樣。
商家們嘗試了很多土辦法,比如在吊牌設(shè)計可拆卸的,或者做動態(tài)尺碼表,有人開始直播教怎么選碼數(shù),甚至研究AR虛擬試穿,但問題還是在,審美標準被網(wǎng)紅帶歪,商家越做衣服越小,很多人明明該穿M碼,非要買S。
平臺新規(guī)還在測試,比如給常退客打標簽,或者逼商家展示無濾鏡圖片,不過效果如何還不知道,現(xiàn)在商家和消費者還在拉扯,有人抱怨吊牌擋視線,有人罵學生集體退貨沒誠信,但沒人知道下個雙十一還會有什么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