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1日,在紐約舉行的分析師日活動上,AMD 首席執行官蘇姿豐(Lisa Su)表示,到2030年,數據中心芯片與系統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1萬億美元。她認為,人工智能(AI)將成為這一增長的核心動力。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市場。毫無疑問,數據中心是最大的增長機會,而我們的定位非常準確。”蘇姿豐說。她提到,這一市場涵蓋中央處理器(CPU)、網絡芯片及專門的人工智能加速器。
人工智能驅動數據中心爆發式增長
隨著AI應用快速擴散,從云計算到大型語言模型,全球數據中心產業正迎來結構性擴張。蘇姿豐表示,人工智能的演進正推動整個生態系統從硬件架構到軟件工具的全面升級,以支撐訓練與推理所需的龐大算力。
AMD 財務總監Jean Hu在活動上表示,未來三到五年,整體營收預計年均增長約35%,其中數據中心相關業務年均增速有望達到60%。在AI投資熱潮推動下,數據中心已成為半導體行業最具增長潛力的板塊。
根據財報,AMD 第三季度營收達92.46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數據中心板塊約43 億美元,同比增長22%,占整體營收近一半。根據公司指引,第四季度營收預計約96億美元,非 GAAP毛利率約54.5%。
蘇姿豐認為,AI 將推動整個基礎設施市場重構,企業級客戶正加快替換舊有架構以提升能效和模型訓練速度。“數據中心已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支柱。”她說。
算力競爭邁入新階段
在AI算力競賽升溫的背景下,半導體行業的整合趨勢明顯加快。蘇姿豐提到,近期并購活動集中在AI服務器與軟件領域,目標是強化系統級能力與生態兼容性。她形容,團隊正在打造“一臺并購機器”,以便在軟硬一體化競爭中占據主動。
她透露,下一代 MI400 系列AI芯片預計在2026年推出,產品線覆蓋科學計算與生成式AI任務,同時將提供整機級服務器系統,以滿足客戶對一體化算力方案的需求。
為增強AI生態布局,AMD本周宣布收購AI軟件公司MK1。首席戰略官馬特·海因(Mat Hein)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求企業同時具備硬件性能與軟件能力,團隊將繼續通過小型 AI 軟件并購(tuck-in)完善生態體系,“確保計算平臺具備長期競爭力”。
與此同時,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預計,到2030年更廣義的AI基礎設施市場規??赡苓_到3萬億至4萬億美元。業內分析認為,數據中心芯片的增長空間位于這一浪潮的核心。
蘇姿豐在發言結尾表示,人工智能不僅改變了芯片的設計方式,也正在重塑數據中心的經濟邏輯——從能耗、散熱到資本效率,“我們正處在一個計算方式被徹底重寫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