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宿舍和自習室,年輕一代用拇指丈量數字世界的速度,短視頻滑過時的絲滑,游戲開黑團戰里搶先一槍的毫秒差,都是他們判斷一臺手機是否“順手”的標尺。昨晚在西安舉行的新品發布會上,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為這個“順手”加了一個新上限:165Hz。
這場發布會上,一加雙艦齊發,帶來了一加15和一加Ace 6。其中,它用“性能Ultra旗艦”來命名新發布的手機:一加15。這個命名的背后,是來自兩個市場判斷:
其一,一加在24歲以下的用戶同比增長超過106%,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首選,這群用戶的高頻手機應用場景除了「社交軟件」和「短視頻」之外 ,很大一部分時間來自「游戲」和「影像」。
其二,市面上“Ultra”級別機型,大都將資源和空間放在影像上,為了把影像做好,攝像頭的體積就得做大,就會擠占電池、散熱等其他空間,就無法支撐良好的游戲體驗,而追求極致游戲體驗的年輕人尚未等到真正屬于自己的“性能Ultra”。
165Hz的核心,是“看得見的更快”
這時候或許有人會問,120幀玩游戲還不夠嗎? 120幀和165幀真的區別大嗎?為什么要做165幀的游戲體驗呢?
“165Hz”這個參數,如果不能轉化為用戶能感知的優勢,就只是一個數字。現場,李杰花了大量篇幅,試圖將這個幀率差異翻譯成玩家能懂的語言。
李杰用三個游戲場景來解釋:在《三角洲行動》里,165Hz比120Hz每秒多顯示45幀畫面,這意味著你可能比對手更早發現掩體后露出的半個頭;在《英雄聯盟》手游中,它意味著你能更早看到大龍的斬殺血線,從而更精準地釋放懲戒;而在賽車與格斗游戲中,更高的幀率則直接轉化為手勢到畫面的無縫映射,操作更“跟手”。
為了讓165Hz不只是“PPT參數”,一加宣布已聯合游戲廠商,首發適配了6款原生165幀游戲:《三角洲行動》、《暗區突圍》、《使命召喚手游》等,并為《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熱門游戲提供GPU渲染實現的165Hz模式。這背后,是一整條技術棧的深度串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