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3D生成,可以算作是近兩年生成式AI領域最值得關注的賽道之一。
一方面,3D領域的未來市場極度廣闊。
相比人工3D生成,AI的加入在特定領域近乎磨平了3D生成在工具鏈專業技能人力成本等方面的門檻。
無論是為專業人員降本增效,還是為愛好者探索落地新場景,AI 3D在游戲、建筑、設計、手辦等多個領域似乎都已驗證了需求。此外,大量行業對3D內容都有潛在需求,因此賽道天花板相當可觀。
與之相對應,市場上的玩家也在快速涌現。大廠代表如騰訊基于混元3D系列模型,上線了騰訊混元3D生成平臺,而創業公司中,VAST、Meshy、影眸科技等也都在持續迭代自研的3D大模型和產品。
但另一方面,由于起步更晚且相對小眾,AI 3D生成的現狀也有更多疑惑和焦慮:
- AI 3D產品目前有哪些可靠的落地場景?效率的提升狀況如何?
- 幫助專業人員在既有場景提效 vs 幫助0基礎愛好者挖掘新需求,哪個市場的前景更明確?
- 作為缺乏參考的新賽道,如何在功能和用戶上打磨產品?
- 作為技術仍在快速進展的賽道,如何平衡開發進度?
針對這些問題,量子位智庫邀請到推出Tripo平臺的3D明星創企VAST,進行了一場深入交流。

在這次訪談中,VAST創始人兼CEO宋亞宸以及首席技術官梁鼎分享了AI 3D帶來的諸多原生玩法和落地場景,講述了產品開發要技術砌新墻,產品糊舊墻,還分享了AI時代產品需求發掘、用戶增長、員工培養等方面的認知與思考。
無論是AI 3D的愛好者還是開發者,亦或是AI創業公司,期待大家都能夠從本次訪談中找到一些屬于自己的參考。
關于Tripo:
作為AI驅動的3D建模平臺,Tripo(https://www.tripo3d.ai)已在全球覆蓋超300萬專業開發者,AI 3D原生模型數量超過4000萬,中小用戶超4萬,并推出了一站式AI 3D工作臺Tripo Studio,支持四大核心功能——智能部件分割、貼圖魔法筆刷、智能低模生成、萬物自動綁骨。
此外,VAST推出了革命性的Tripo 3.0模型,從Tripo 2.5的十幾億參數直接拉升到兩百億參數級別,并采用全新的技術路線和表達形式,賦予每個人實現創造和設計的能力,未來人人都可成為AI 3D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