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海外灘大會未來健康展區上演了一場“打破認知”的趣味互動——一位黑人女孩在體驗AI測膚質功能時,被系統提示存在黑眼圈,需加強眼部保養。這一結果讓女孩當場愣住,圍觀人群也發出驚嘆:“原來黑眼圈真的和膚色無關!”事件迅速登上熱搜,網友調侃“在黑眼圈面前,全人類終于平等了”,更有人感嘆:“AI這次沒被膚色帶偏,比人類還客觀!”
當日,上海外灘大會現場人流如織。在健康科技展區,一款AI測膚設備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一位來自非洲的女孩主動上前體驗,按照流程完成面部掃描后,屏幕彈出檢測結果:“存在血管型黑眼圈,建議調整作息并使用含維生素K的眼霜。”
女孩盯著屏幕愣了幾秒,隨即捂嘴大笑:“我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知道自己有黑眼圈!”她坦言,由于膚色較深,周圍人從未注意到她的眼部暗沉,甚至自己都默認“黑眼圈是淺膚色人群的煩惱”。現場工作人員解釋:“黑眼圈的形成與皮膚結構、毛細血管狀態、遺傳及生活習慣相關,與膚色深淺無必然聯系。”這一科普瞬間點燃圍觀者熱情,不少人現場排隊體驗,有人戲稱:“原來熬夜的‘黑鍋’,全人類都得背!”
事件發酵后,網友討論焦點從“黑人是否有黑眼圈”迅速轉向“AI技術是否真正實現公平”。事實上,AI的“膚色偏見”問題曾屢遭詬病:2020年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顯示,部分人臉識別系統對深色皮膚女性的錯誤識別率高達35%,遠超淺色皮膚男性(錯誤率不足1%)。而此次AI測膚能精準識別黑人女孩的黑眼圈,被業內視為技術突破的標志性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