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正規劃截至本十年末的盈利逆襲之路,但實現增長需經歷陣痛期。《華爾街日報》獲取的財務文件顯示,該公司預計未來數年將持續面臨巨額虧損,僅2028年就將出現約740億美元的運營虧損,隨后將在2030年前實現爆發式盈利。
今年夏季向投資者披露的文件顯示,其激進增長戰略依賴前期在計算基礎設施、芯片及數據中心的巨額投入。CEO薩姆·奧爾特曼稱,要滿足其眼中“對人工智能能力永無止境的需求”,這一支出必不可少。該公司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到130億美元,同期現金消耗約為90億美元,現金消耗率約占營收的70%。
但財務狀況在出現好轉前將進一步惡化。文件顯示,受算力成本飆升推動,OpenAI預計到2028年,其運營虧損將增至當年營收的四分之三左右。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競爭對手Anthropic則預計在同年實現盈虧平衡。
這些數字凸顯了兩大最具價值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之間的巨大分歧。盡管兩家公司當前的現金消耗率(相對于營收)相近,但未來發展路徑截然不同。Anthropic預計2026年現金消耗率將降至營收的三分之一左右,到2027年進一步降至9%。相比之下,OpenAI預計2026年和2027年的現金消耗率仍將維持在57%。
OpenAI的計劃本質上是一場對“行業主導地位”的豪賭。該公司近期宣布,在未來八年里,已與云計算及芯片巨頭簽署總額高達1.4萬億美元的計算服務協議。僅為應對未來產品和研發的潛在需求,其備用數據中心容量投資就接近1000億美元。
OpenAI發言人向《華爾街日報》表示:“當前人工智能需求已超過現有計算資源供給。我們投入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每一美元,都用于服務數億依賴ChatGPT提升工作效率的消費者、企業和開發者。”
OpenAI未立即回應《財富》雜志置評請求。
奧爾特曼為OpenAI制定的戰略需要持續融資以維持公司運轉,但如果市場對人工智能或其短期盈利能力的信心下降,那么該戰略可能適得其反。近幾周,出于對人工智能領域過高支出的顧慮,加之擔憂相關營收難以支撐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者已拋售美股科技巨頭股票。
這些財務數據是在OpenAI簽署一系列新計算服務協議之前披露的,這意味著公司實際支出可能超出文件預期。據The Information報道,預計到2029年,OpenAI累計現金消耗將達1150億美元。
該公司對最終實現扭虧為盈的樂觀預期,建立在營收將實現爆發式增長的預測之上。預計到2030年,OpenAI年營收將達到約2000億美元,且將在2029年或2030年實現正向現金流。這些數字較此前向投資者披露的預測大幅提升。
OpenAI首席財務官莎拉·弗里爾(Sarah Friar)上周表示,公司利潤率狀況良好,若有意向,完全可以實現盈虧平衡。她強調了OpenAI企業業務的快速增長,并指出這家初創公司仍在探索新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