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簡約的框架眼鏡,鏡片后可能隱藏著快速滾動的信息流;一間平平無奇的房間,戴上頭顯后,就能搖身變為絢麗仙境……在XR技術加持下,文化旅游、工業生產、融合媒體、教育培訓等多個領域都綻放出了新光彩。據洛圖科技線上監測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XR設備線上銷量達8.5萬臺,同比增長66.3%,其中AR設備銷量同比增長157%,占整體市場份額的74.8%,成為增長主力。 AR眼鏡新品井噴,VR大空間新技術、新作品百花齊放,多項虛擬現實先鋒應用廣受行業關注,XR產業蓄勢待發。 AI眼鏡重塑交互 透明的鏡片內側,一排排實時滾動的文字“躍然眼前”,成為演講者最輕便、最隱蔽的“題詞板”;身處異國他鄉,一排排字幕將陌生的語言轉換成熟悉的文字,實現無障礙交流;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山林間中,眼鏡化為攝像機,忠實地以第一視角記錄下每一個重要時刻……當前,AR眼鏡已經越來越多地融入了人們的工作、生活當中。隨著光學技術、芯片算力與人工智能的飛躍式發展,AR眼鏡正朝著真正的“個人空間計算平臺”大步邁進,上述種種場景,也正從“科技改變生活”的美好愿景走入現實。 10月1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登記使用商品條碼的智能穿戴相關產品總量達18.1萬種,其中智能眼鏡0.2萬種,年均增長23.5%,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國際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49.4萬臺,同比增長116.1%;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148.7萬臺,同比增長82.3%。 這些數字背后是市場上密集涌現的AR眼鏡新品:XREAL發布新品One Pro,首創新一代X Prism光學方案,實現57°超廣視角;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發布新產品樂奇眼鏡,深度整合AI大模型,上市后5天內銷量突破4萬副;雷鳥發布全球最小可量產的彩色MicroLED AR眼鏡X3 Pro;魅族發布StarV Snap AI拍攝眼鏡,整體重量僅為39克……此外,雷鳥創新、利亞德、影目科技等企業均將于10月發布新的AR眼鏡產品。記者還了解到,除這些XR領域的重點企業外,小米、華為、阿里巴巴、聯想等科技大廠、三大運營商,甚至老鳳祥等其他產業的相關企業都紛紛跨界“下場”,推出自家AR眼鏡,試圖在這一炙手可熱的賽道上占據一席之地。 行業專家向記者表示:“今年遍地開花的AR眼鏡新產品普遍呈現三大趨勢:一是輕薄化,整機重量普遍控制在80克以內,實現了全天候佩戴的可能;二是顯示效果大幅提升,Micro-OLED配合先進光學方案成為主流,入眼亮度、視場角和色彩表現均達到或接近視網膜級別;三是交互方式的自然化,通過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手勢識別、眼球追蹤和語音助手的多模態交互,實現了‘所見即所得、所想即所控’的直觀操作。” 此外,隨著AI技術應用不斷深化,“AI眼鏡”的概念大有取代“AR眼鏡”之勢,成為產業關注的新焦點。靈伴科技聯合創始人向文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AR+攝像頭+AI’已經成為AR眼鏡發展的大勢。”他指出,隨著AR眼鏡的軟硬件不斷優化,未來智能AR眼鏡的應用場景也將隨之拓寬,如翻譯、問答、搜索、支付等諸如此類常見于手機端的功能和場景,都將逐漸被AI眼鏡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