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2025愛奇藝iJOY秋季悅享會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宣布愛奇藝將上線“鮑德熹·愛奇藝AI劇場”。除7天封閉式創作營外,愛奇藝還將提供制作補貼和技術支持,宣推扶持及凈利潤分成。
9月10日,愛奇藝宣布攜手電影導演、監制、華人攝影大師鮑德熹啟動“鮑德熹·愛奇藝AI劇場”創作營。最終將有15個團隊入選“鮑德熹·愛奇藝AI劇場”創作計劃并制作成片。這些作品預計最早2026年一季度上線愛奇藝。
國內長視頻平臺已經開始培育商業級AI生成內容。據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觀察,過去一兩個月,大模型生成的影視級作品在質量技術指標上幾乎已經不存在問題,只是主要在創意方面有所欠缺。同時他認為,大模型也在迅速進步,按照目前的技術狀態及發展速度,“未來可能會出現AI主導的商業級內容。”
9月16日,騰訊視頻宣布開啟AI短片創作大賽,設置獎金池,并為創作者提供作品曝光、收益分配、創作賦能等權益。
在推動AI生成內容商業生態早期階段,大多踴躍著可靈AI、即夢AI、海螺AI等視頻模型廠商的身影,這些廠商都推出了相應的創作者扶持計劃及AI生成內容比賽。
目前,AIGC商業化規模整體仍然較小。可靈Al超級創作者、《新世界加載中》總導演、異類Outliers創始人陳翔宇曾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行業當前處于啟蒙階段,暫時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商業模式,這是整個行業要去面臨的事情。
這與當前AI生成內容質量、市場接受度有關。此前有AI創作者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以賽帶練”是提高AI創作能力的方式之一。
對于AI生成內容的版權問題,北京市出版版權協會理事長王野霏曾向貝殼財經記者強調,不能泛泛而談有沒有版權,如果有好的投入、市場,一定要鼓勵,要保證優秀作品得以傳播、保護,AI生成內容商業化趨勢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