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粗略統計
被網友爆料在騎行過程中
突然落鎖的共享單車
涉及多個不同平臺的共享單車
至少有41起
媒體調查發現,類似的情況曾在上海、北京多地發生。多位用戶摔倒后向平臺反饋,得到的回應是,沒有記錄顯示存在自動落鎖,可能是鏈條故障所致。
雖然否認了是軟件技術問題,但平臺的工作人員承認,車輛確實帶有遠程落鎖的功能,如果用戶忘記鎖車或是在車輛進入禁行區域時,系統可以遠程代為鎖車。
記者在上海12345市民熱線搜索發現,今年7月以來,僅某共享單車一個平臺,針對其應鎖未鎖、未鎖硬鎖等問題的相關投訴數量達到17條,遠程鎖車功能的可靠性受到質疑,而平臺企業又掌握著"最終解釋權",相關事故的真相無從確認。
這些年,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不少市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城市便捷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也正因為如此,弄清到底存不存在自動落鎖非常重要。
如果是鏈條老化,就要加強車輛檢查和更換維修頻次。如果真的存在用戶使用時無故落鎖,那就意味著系統出現了的嚴重問題,必須立即修正,或是召回相關車輛,否則事故隨時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后果不堪設想。
目前的狀況是,用戶說自動落鎖,平臺說沒有,這樣的僵局怎么辦?說實話,我個人的處理辦法,是暫時不用媒體所報道的涉事品牌共享單車,直到真相大白為止。因此,強烈建議相關品牌高度重視,一定要用可信的事實打消用戶的顧慮。這是平臺所應肩負,最基本的社會責任。
但僅靠企業自查還不夠,建議政府部門出面,委派一家具有公信力的權威機構介入,以第三方的角度,對此事進行公正、透明、客觀的全面調查。因為這不是小事,考慮到共享單車巨大的保有量,已經屬于影響面較大的公共安全事件,真相不能只由平臺說了算。
共享單車安全與否,事關千萬用戶的生命安全,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對潛在隱患零容忍,一定要有個說法,不能稀里糊涂不了了之。自動落鎖到底存不存在?期待我們很快就能得到一個靠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