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4年,個人覺得博士進高校還有十年的紅利期。但這十年一過就會非常非常難了,不論是名校博士還是普通學校博士,沒有過硬的文章是很難找到工作的。因為到那時,該有碩點的就有碩士點了,該升級學院為大學的已經升級了,該有博士點的有博士點了,各大單位都不怎么缺人了。
現在中國高校已經開始從增量階段到增質階段逐漸過渡了。十年或者十多年之后,中國的博土率能夠達到1%的關口,這標志著中國達到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水平,高等教育發展之后基本上趨穩,高校數量會達到最大值。之后保持一定的平臺期并緩慢下降。博士點數量保持穩定,培養出的博士數量也會趨向于穩定,正如現在的美國一樣。
現在的情況對比十年前是難多了,但還沒有到最難的時候?,F在985畢業的博士進中東部省會城市,江浙滬,珠三角小城市都要拼一拼科研成果,普通985院校畢業的博士已經很難進了。但中西部三四線城市的普通本科可能還缺博士。而在十年前,985畢業的博士,除非重點大學‘要比拼一下科研成果,基本上一本,二本隨便進,不論地域。
差不多到十年后,即使是三四線城市的本科院?;旧弦捕疾蝗比肆?。各大高校人才流動性減弱。這時招聘要求將會提升,直接博士畢業去找工作應該不太可能了,必須得做幾期博士后。
到時候各大高校,即使是中西部三四線城市的普通本科,進人要求基本上標配得是副教授的水平,要配上一個國家級的項目,加上十來篇的SCI,估計還得有一篇一區和頂刊的文章,帶編制的講師將會退出歷史舞臺。
網友觀點
1、教育行業前景分歧:有人認為高校教師市場需求將萎縮,擔心學校工廠停止招人;另一些人則指出師資短缺,認為需求層次不一樣。
2、教育資源分配問題:有網友提到高校規模可能會萎縮,同時有人擔心未來高校教師過剩,新人難以進入。
3、教育背景與就業挑戰:有人提到教育背景在就業市場上的挑戰,認為即使所有本科生都讀研究生,高校教師市場仍會面臨過飽和問題。